WFU
顯示具有 下背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下背痛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

理解梨狀肌症候群:隱藏的坐骨神經疼痛來源




梨狀肌症候群是一種神經肌肉疾病,雖然網路上討論的文章很多,但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是深受疼痛所苦?主要原因是梨狀肌很重要!也非常容易被誤診!梨狀肌症候群表現的症狀很類似坐骨神經痛,也會造成臀部深處的疼痛,要能夠確實改善患者的疼痛問題,需要詳細而正確的診斷,才能夠避免治療誤區。

本文將深入探討梨狀肌症候群的複雜性,檢視梨狀肌的作用、疼痛的原因、典型症狀,以及可供受影響者的潛在治療方法。

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

椎間盤撕裂在核磁共振的影像表現


椎間盤纖維環破裂在核磁共振的影像表現

正常椎間盤

腰椎間盤是位於脊椎下背部(腰椎區)之間的重要結構。它由兩個主要部分組成:纖維環和髓核。

1. 纖維環:

- 纖維環是腰椎間盤的外環狀結構。
- 它由幾層包圍內部髓核的纖維組織組成。
- 纖維環由堅韌的纖維軟骨組成,有助於將髓核包裹在盤內。
- 其主要功能是為盤提供強度和穩定性,並在行走、跑步和舉重等活動中吸收和分散施加在脊椎上的力量。

2. 髓核:

- 髓核是腰椎間盤的內核心。
- 它是由水、膠原纖維和蛋白聚糖主要組成的凝膠狀物質。
- 髓核負責為脊椎提供緩衝和吸震功能。
- 它有助於腰椎間盤保持靈活性,使脊椎能夠彎曲和扭轉。
- 隨著年齡增長和磨損,髓核可能失去水分並改變組成,這可能導致腰椎間盤退化和相關的脊椎問題。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不開刀治療骨刺:探索椎間盤注射治療的步驟與效果


椎間盤注射治療

椎間盤是位於脊椎骨之間的軟組織,其主要功能是作為緩衝和支撐。椎間盤在退化或遭受外傷之後,容易產生各種問題,包括纖維環破裂、突出和脫落,這些可能導致下背痛或神經壓迫症狀,如坐骨神經痛、腰痛、腳麻等等。在更嚴重的情況下,這些問題甚至可能導致脊髓狹窄,引發神經性跛行等症狀。

蕙林診所提供針對椎間盤問題的非手術治療,採用高精確度的MRI和影像導引技術,為尋找非手術選擇的患者提供理想解決方案。這種治療選項位於復健和手術之間,為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

影像導引注射技術的優勢在於醫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注射針將治療劑準確注入受損椎間盤,效果通常優於傳統復健,同時避免了手術的風險和不適。蕙林診所的先進治療為椎間盤疾病患者提供了一條新的康復途徑。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區分椎間盤源性疼痛與坐骨神經痛:深入了解纖維環撕裂的影響

 


下背痛是一種常見的健康問題,它不僅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也導致健保系統每年投入巨大經費於此。然而,儘管如此投資,台灣仍有許多人受到腰臀痛的困擾,原因之一可能是資源被分配到了效果不彰的治療方法上。

重要的是要明白,並非所有下背痛都源自椎間盤突出。區分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和椎間盤纖維環撕裂引起的疼痛是關鍵,因為這對於診斷和治療策略的制定至關重要。

在這裡,我們將對椎間盤纖維環破裂所引起的疼痛和椎間盤突出導致的坐骨神經痛之間的差異進行仔細分析,以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腰椎椎間盤突出介入性治療療效顯著


椎間盤突出治療後疼痛大幅改善 核磁共振影像可見椎間盤與神經壓迫都改善

治療前後核磁共振比較


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我疼痛好了以後,椎間盤是不是真的有好起來?

這是一位腰痛腳麻的病人,來蕙林診所治療後小腿麻痛情形大幅改善,剩下腳趾有點怪怪的。

在腰椎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腰椎第四五節椎間盤突出併脊椎狹窄,導致病人神經壓迫產生坐骨神經症狀,在蕙林診所接受椎間盤注射PRP與再生因子,治療後病人核磁共振追蹤改善良好,不止症狀大幅減輕,原本的脊椎狹窄、神經壓迫等等情形都獲得改善。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骨盆疼痛





五十六歲黃先生,多年前曾經從樓梯摔落撞到屁股,最近常覺得右腳爬樓梯沒力,兩邊大腿後側都非常緊繃。女兒回家看爸爸整天躺在沙發上,問爸爸怎麼會這樣?爸爸說最近早上起床腰都很酸,下不了床。

仔細詢問發現黃先生腰臀痠痛已經一段時間了,去整復推拿後可以改善一個禮拜,今年以來越推越痛就不願意再去。朋友叫他去吊單槓,第一個禮拜有比較不痛,某次腰部突然發出「啪」一聲,右腳就突然沒有力氣,拖了幾個禮拜被女兒帶來門診。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26歲男性 急性椎間盤破裂引發嚴重疼痛

 




搬重物受傷:X光檢查正常


26歲年輕男生家裡做生意的關係平常常需要搬重物,某次搬東西姿勢不對突然間大痛,閃到腰的感覺從屁股竄到腳底,去醫院照了X光,告訴他沒有問題是肌肉拉傷發炎,只要吃消炎藥加上復健休息就好。

但止痛藥越吃越重,復健的效果也是相當有限,最近從左臀一路痛到左腳板,嚴重疼痛坐著就非常痛,走路痛到站不直也彎不了腰,晚上睡覺時翻來覆去完全找不到舒服的姿勢。


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

脊椎手術後疼痛復發該怎麼檢查與治療?



 

手術後復發


戴先生多年前坐骨神經痛曾經開過刀,當時換了兩節的人工椎間盤,手術後非常滿意,疼痛感大幅下降。

前陣子某次工作時不小心閃到了腰,開始大痛,嚴重的疼痛喚醒了多年前不好的回憶,趕快回到手術醫師那邊,醫師跟他說:「開刀的部位都非常好。請他復健吃止痛藥即可。」

戴先生開始了漫長的復健之路,打過增生治療,也打過PRP但效果都非常短暫。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如何保養椎間盤



 

坐骨神經疼痛的病人,對等下我要說的情境應該不會太陌生:

你去看診的時候,醫師手指著腰椎X光片,說你脊椎有長骨刺或某幾節的距離太過狹窄,空間不夠壓迫到神經,說這個要復健,如果復健無效就要開刀。

有些時候,醫生看完了片子,會說你這是梨狀肌症候群,因為梨狀肌發炎壓迫到坐骨神經導致疼痛,要你做梨狀肌注射,但做了梨狀肌注射還是沒有改善。

有些醫生會跟你說是筋膜發炎,建議你做震波,震波做了幾次好像一樣會麻痛。


為什麼治療會沒效?


這種從腰部延伸到腿部的疼痛,原因其實有二十幾種,如果治療不見成效我們真正要想的是:還沒有抓到正確病因或是之前做的治療不夠精準所導致,藉由本文跟大家分享幾個脊椎疼痛常見的受損區域,更重要的是要教大家如何保護它們?讓我們的脊椎能夠常保健康。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院長老實說】梨狀肌症候群你該知道的事情




 

疼痛的治療非常有趣,有千千萬種疾病要學習,治療方式也是日新月異,看到病人病情好轉的成就感是人生中最大的福報之一!

我來說個醫師前輩的故事好了:

前陣子有位醫師前輩,右臀深部疼痛,走路痛,有時候會麻到腳底。非常客氣地來到我診所,也完全配合我們同仁對於疼痛評估量表的填寫與詢問。

2021年9月14日 星期二

來談一下腰椎小面關節的影像檢查





腰椎小面關節疼痛,是下背部疼痛的四大常見原因之一。根據統計約佔整體下背痛的兩成之多,那麼為什麼大家很少聽過「腰椎小面關節疼痛」這樣的病名呢?

因為腰椎小面關節的診斷在超高解析度超音波被發明之前,其實很難做明確的診斷。

先來說說常見的影像診斷工具: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常被忽略的腰痛原兇:髂腰韌帶與薦髂關節





44歲的張先生,是個冷氣安裝師傅,多年的腰痛讓他下班後回家不論坐、躺都不容易找到舒服的姿勢,做過很多檢查都說不需要開刀只要復健即可。然而症狀時好時壞,有時候可以正常工作不受影響,有時候卻又疼痛難耐,這幾年來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高。

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

腰痠背痛的元兇!常見錯誤姿勢

作者:蕙林小編群




正在滑手機看文章的您,現在是甚麼姿勢呢?🧐

小編觀察到許多來看 下背痛 的患者,平常的坐姿都喜歡翹腳或常彎腰駝背,這些您是否也習以為常呢?

但是您知道嗎?

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為何下背痛? 04】胸腰筋膜的治療





「醫生啊!我三個月前打球好像傷到腰,醫生說我肌肉拉傷發炎,吃了幾個禮拜的止痛藥,現在變成左邊的背很痛,看了很多醫生吃很多藥都不會好!有醫師說我是結石,片子也照了,超音波也掃描了,根本沒有結石。」

「有診所要我做震波,做了之後真的比較好,但最近走路屁股也會痛,有點酸麻到大腿。」

一直以來方先生熱衷運動,身體十分健康,受了傷以後,沒辦法下場打球,除了疼痛以外,身材變形體力也越來越差。經朋友介紹來到蕙林診所就診,邱院長掃瞄檢查後發現是腰椎小面關節受損合併T12-L2的胸腰筋膜撕裂傷,經過了三次的超音波導引高濃度血小板PRP修復治療,總算可以重回球場,繼續殺球了。


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

【屁股痛】梨狀肌症候群怎麼治療?

 




蕙林診所的粉專常有患者私訊:

「請問梨狀肌導引注射一次費用是多少錢?是自費還是健保?謝謝」

我們小編通常會請患者打電話或留電話給我們,讓我們了解一下病況,好做判斷。為什麼呢?因為很多「梨狀肌症候群」事實上並不是梨狀肌症候群,仔細詢問患者有沒有做過什麼檢查或治療?如何被判斷梨狀肌症候群的?

常常得到的答案是:

「我去針灸的中醫師說我是梨狀肌症候群,針灸沒有改善,想說來這裡看看。」

「我去家裡附近的診所看,他說我是梨狀肌症候群。給我吃了止痛藥跟叫我固定去復健。」

「他有幫你做什麼檢查嗎?」

「沒有,他看一看就說我這個是梨狀肌症候群。」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為何下背痛? 02】薦髂關節

 



核磁共振檢查沒有椎間盤突出


The sacroiliac joint has matched articular surfaces and is surrounded by a fibrous capsule that separates the articular surfaces (4,5). Consequently, the sacroiliac joint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typically not seen in other diarthrodial joints (4,5). Due to its heterogeneity and size, sacroiliac joint pain may be caused by multiple etiologies, making a diagnosis not only challenging, but elusive. 

薦髂關節是不動關節和膝蓋、肩膀等可動關節不一樣,由環繞的結締組織構成強力的支撐。也因為薦髂關節功能構造的特殊性,薦髂關節所造成的疼痛非常難診斷。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沒事還是不要翹腳





腰臀疼痛


29歲張小姐,剛剛從英國打工度假回國,半年前開始覺得右腰臀疼痛,反覆發生。早上起床的時候痛到沒辦法下床,要在床上做一些舒緩動作才有辦法開始一整天的工作,她的工作性質需要將商品上貨架,蹲著工作是常有的事情。最近的疼痛越來越嚴重,甚至有點延伸到小腿。

2020年4月25日 星期六

慢性疼痛治療後能「斷根」嗎?





先說結論


如果是急性疼痛或近期外傷,有機會
如果慢性退化,很難「斷根」但可以減緩惡化與疼痛
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姿勢與負重,方可減少復發情形


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

醫師老實說:疼痛不只是長骨刺這麼簡單!





58歲楊小姐,在傳統產業擔任會計,工作時長時間久坐,讓他下背疼痛一直時好時壞。輾轉到各大小醫院診所就醫,醫生告訴楊小姐說這是脊椎長骨刺壓到神經,需要開刀治療,但楊小姐考量到自己如果開刀請假對公司影響很大,也容易影響到自己的工作,在退休前不想開刀。

楊小姐做了各式各樣的治療,疼痛依舊嚴重,最近走路開始一跛一跛,經朋友介紹來蕙林診所治療。討論後做了幾個療程,雖然沒辦法完全改善,但疼痛感與睡眠時的酸麻感已經大幅改善。

2020年2月1日 星期六

脊椎退化治療方式有哪些?




脊椎疼痛


醫學文獻指出:疼痛發炎是人類90%以上疾病的共同起點。

疼痛是因為身體組織發炎,而發炎的根本原因來自於組織受損,脊椎疾病也是如此。治療脊椎疾病的方法有很多,服用消炎止痛藥物與手術治療屬於補救治療,可以減緩疼痛,但未能達到治本之效。

脊椎退化的根本原因除了生活方式、工作型態、先天體質之外,還有韌帶鬆弛與肌肉無力,治療脊椎退化應該要從「修復組織」、「加強支撐力量」以及「穩定受傷部位」來著手。

臨床上治療脊椎引起的疼痛問題,主要有「抑制性」與「增強性」兩種治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