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為何下背痛? 02】薦髂關節

 



核磁共振檢查沒有椎間盤突出


The sacroiliac joint has matched articular surfaces and is surrounded by a fibrous capsule that separates the articular surfaces (4,5). Consequently, the sacroiliac joint ha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typically not seen in other diarthrodial joints (4,5). Due to its heterogeneity and size, sacroiliac joint pain may be caused by multiple etiologies, making a diagnosis not only challenging, but elusive. 

薦髂關節是不動關節和膝蓋、肩膀等可動關節不一樣,由環繞的結締組織構成強力的支撐。也因為薦髂關節功能構造的特殊性,薦髂關節所造成的疼痛非常難診斷。

很多薦髂關節疼痛的病人沒辦法得到正確的診斷,照X光、核磁共振掃描、電腦斷層在早期的薦髂關節疼痛病人身上都沒辦法得到正確的診斷,所以這些病人常常會被告知:這只是筋路太緊、或者是肌筋膜發炎,吃藥打針沒辦法得到緩解,於是,病人們開始尋求偏方,民俗療法、推拿針灸在台灣才會這麼盛行。


推拿針灸有沒有效?


薦髂關節疼痛的病人,推拿針灸有沒有效果?對於早期的薦髂關節疼痛,針灸熱療有它的角色存在,因為薦髂關節形成的骨盆結構,是身體最重要的支撐力量之一,當薦髂關節出了問題,周邊的肌群筋膜都需要代償薦髂關節,所以筋膜緊繃、肌肉痠痛是常見的共病症狀,針灸推拿對於肌膜的舒緩、激痛點的緩解有幫助,對於早期的薦髂關節疼痛,接受針灸通常會覺得比較舒緩。

然而,隨著問題逐漸加劇,超出了肌肉筋膜的代償能力,薦髂關節開始發炎,那麼針灸推拿就會漸漸失去效用,這時患者常會說:「去針灸只有兩三天效果。」


偉大的模仿者


在醫學上,我們把薦髂關節疼痛暱稱為「偉大的模仿者」,因為它結構的特殊性、支撐身體重量的穩定功能、結締組織的豐富與神經支配的多樣性,導致了薦髂關節疼痛可能會模仿各式各樣的疼痛問題。

患者會說:「我去看十個醫生得到十種不同診斷,每個醫生說的都不一樣,我到底是什麼病?」

下背筋膜緊繃發炎、腰方肌炎、梨狀肌症候群、坐骨神經痛、脊椎側彎、臀肌發炎、內收肌群發炎、骨質疏鬆、退化疾病、骨刺、骨頭間隙狹窄.....。

各式各樣的疾病搞得病人非常困擾,治療方式卻千篇一律,沒辦法改善患者的問題。


診斷困難度高


薦髂關節疼痛的早期診斷沒有醫學影像可以依循,不是照了某一個片子就有辦法診斷,甚至大部分的病人會照過各式檢查後得到:一切正常或問題不大的答案。

薦髂關節疼痛需要專門的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因為每個薦髂關節疼痛的患者表現都不一樣,但都會有個共同的症狀是:坐久腰臀會痠、坐姿不正喜歡歪一邊、睡覺也會躺怪怪的姿勢,嚴重之後走路偶爾會麻到腳底、疼痛範圍會擴大、髖關節的活動度受限、戴著護腰會比較舒服。

本院會配合患者的影像學檢查、理學檢查與病史詢問,加上診斷性注射的方式加以診斷薦髂關節疼痛,輔以受損的結構組織修復,才能夠改善病人的狀況。


治療技術困難


有些患者會問:「既然五個下背痛的病人當中就有一個薦髂關節疼痛,這麼常見的病我為什麼之前看過那麼多醫生都沒聽過?」

薦髂關節真的很特殊,需要專門處理的醫師才有辦法診斷跟治療,因為薦髂關節疼痛常常是因為支撐的結締組織、韌帶受損,初期還不會出現關節面變形磨損的現象,無法靠影像醫學檢查的疾病自然很難讓大多數醫師了解。

加上薦髂關節疼痛的治療難度非常高,骨盆在髂後上棘 (PSIS) 附近突出的骨頭會阻擋薦髂關節的開口,只有藉由特殊的影像定位導引技術才有辦法治療到薦髂關節,非熟習薦髂關節治療的醫師也比較不容易接觸到「診斷性注射」技術,因此,薦髂關節疼痛在台灣變成了一個盛行率很高,但不常聽到患者也很難得到正確診斷治療的疾病。



去哪看疼痛?


蕙林診所・疼痛交給我

院長:邱柏鈞醫師  疼痛專科醫師 (台灣疼痛醫學會核可疼痛專科醫師 第00590號)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立大路90號 (近捷運紅線R15生態園區站)
電話:07-3450777

本院為自費診所,為節省您寶貴的時間,請先來電預約





按【讚】追蹤蕙林診所臉書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