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診的很多患者會說:我有胸悶、心悸、睡不著、四肢麻木,清晨莫名其妙就醒來但還是很累的現象,還會有人有食慾不正常、腸胃不適、拉肚子或長期反覆便秘的情形。自律神經系統藉由迷走神經調控腸胃道,腸道菌叢也會分泌激素回饋調控神經系統,讓我們身體保持穩定平衡的健康狀態。當自律神經系統失衡,人體各種疾病就會一一顯現。
疼痛
自律神經會引起疼痛,最典型的病症稱為CRPS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患者會出現四肢腫脹、疼痛、甚至麻木的現象,稍有刺激或環境溫度改變就會導致症狀發生,疼痛科醫師可以藉由神經阻斷的方式治療,讓自律神經系統恢復穩定改善症狀。
有些人的疼痛,不是自律神經系統本身出現問題。由於脊椎的病變過度刺激自律神經,導致自律神經系統失去該有的功能,而出現各式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舉例來說,頸椎椎間盤的退化會導致「頸椎綜合症」,患者會出現頭暈、耳鳴、胸悶、心悸的症狀,有些醫師會做「星狀神經節阻斷術」來治療患者的自律神經紊亂症狀,但治本的方式還是直接治療頸椎椎間盤,病人的椎間盤恢復功能以後,不再過度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自然痊癒。
疼痛傷害自律神經
疼痛對身體來說是一種強烈的刺激,誘發身體出現一系列的對抗機制,包含交感神經系統過度興奮、皮質醇大量分泌、心跳加速、睡眠不好,久了以後體內會有不正常的發炎、神經系統紊亂失調,情緒變差以及更多的擔心又會進一步惡化神經系統與內分泌功能,使得腸道系統功能失調營養物質無法正常分泌吸收,最後神經系統已經無法回到正常調控機制,導致自律神經系統出問題。
憂鬱傾向
剛剛提到疼痛傷害自律神經系統,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失衡,腸道機能受損,長期睡眠狀況不佳。自律神經系統失衡導致迷走神經功能不全,惡化腸道消化機能與分泌功能,進一步惡化腸道箘相、破壞腸道的分泌功能。
中醫所謂的「氣」來自腸道,主張身體平衡修復機制都與「氣」有關,胃經不好很多病就都不會好。
現代醫學也發現相同的現象,腸道主宰了身體主要的分泌功能,大量的營養素都要靠腸胃道分泌吸收,體內90%的血清素由腸道分泌,當自律神經系統失衡的長期疼痛病人,也會出現憂鬱傾向。
失眠
神經性疼痛會讓病人感受到麻木、抽筋、深層的疼痛,很多人在夜闌人靜躺下時覺得更麻更不舒服,早晨睡醒沒有好的休息放鬆,肩頸、腰背大腿的酸麻更劇。
疼痛本身就很常導致失眠現象,長期的睡眠狀況不佳,身體無法得到適當的修復與合成功能,進一步破壞了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讓疼痛的源頭更沒辦法得到修復與緩解,進而惡化疼痛的狀況時有所聞。
長期失眠又會導致體內發炎物質上升,這就像交叉路口:組織長期處在緊繃狀態,無法修復就會往發炎的方向前進,除了導致更大的壓力、更多的疼痛,很多人血糖血壓血脂肪也會因而漸漸失衡,出現所謂的代謝症候群。
如何處理
針對疼痛產生的自律神經失調與失眠現象,首先當然要做完整的檢查與診斷,找出疼痛的源頭加以治療,譬如骨盆退化或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就要針對脊椎進行注射治療,改善病根。
自律神經的介入性治療
很多患者口服自律神經系統的藥物會有嚴重的副作用,疼痛科醫師有精確的武器可以直接治療自律神經系統,包括了:星狀神經節阻斷術、神經調控術、自律神經節阻斷術,都可以更直接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狀。
此外,在病人恢復的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的挑戰有:
剛剛提到長期疼痛併發自律神經失調腸道功能不全的病人,身體會出現慢性的發炎反應,消耗掉自體修復的因子與營養素。有些身體功能失調的患者,光靠PRP治療的效果不足,我們需要藉由功能醫學的方法利用營養素調整患者體質,提供充分原料讓受損組織修復;此外,還需要提醒患者改善作息,促進腸道健康,讓我們身體擁有足夠的能力回復健康。
結論
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患者,除了要治療病根,利用再生醫學的技術修復並改善病源之外,還要調整患者作息,教育患者如何找回交感與副交感系統的平衡。
補充足夠營養素,調整身體功能與細胞機能,讓受損組織能夠修復,還要移除「致病因子」,譬如很多病人的椎間盤突出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所導致,我們需要教育患者改善姿勢、訓練核心,才能減少復發。
組織損傷的「病根」經過治療以後,再來就要觀察患者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是否有隨之改善?大部分的患者自律神經系統失調都是「次發性」簡單說是因為生活方式、疾病、信念等等的問題導致,所以從源頭治療之後就會隨之改善。
自律神經系統失調是個惱人的疾病,若只使用抑制交感神經作用藥物,只會讓問題被掩蓋,要針對病因作適當的治療,才能真正改善患者問題。
去哪看疼痛?
蕙林診所・疼痛交給我
院長:邱柏鈞醫師 疼痛專科醫師 (台灣疼痛醫學會核可疼痛專科醫師 第00590號)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立大路90號 (近捷運紅線R15生態園區站)
電話:07-3450777